首页
投稿指南
处理流程
同行评议
论文写作
期刊数据政策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编辑政策
学术文献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虚拟专辑
获奖论文
F5000论文
优秀论文
电子期刊OA(Free)
编委会
出版伦理
出版声明
版权声明
开发获取声明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偕胺肟基铀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张建伟,田波,李金凤,李志刚,张楠,李拓,刘志鑫,孙元杰,赵弘韬
2023, 41(1): 1-15.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99
摘要:采用吸附材料处理铀矿开采、加工及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含铀废水和吸附海水中的铀为当前研究热点。吸附材料与铀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官能团的配位作用,其中偕胺肟基团由于对铀具有特异性响应,而表现出优异的吸附选择性。本文归纳了偕胺肟基团的制备方法,对氰基-羟胺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吸附材料形态和功能角度详述了现阶段偕胺肟单官能团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对-NH
2
和-AO或-COOH和-AO的双官能团协同吸附进行了介绍,并对偕胺肟基团与铀的配位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偕胺肟基吸附材料的基底材料选择、制备方法和特殊功能性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铀吸附;偕胺肟;制备方法;配位机理
101
|
3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2180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辐射化学
利用辐射法在四氢吡喃水溶液中对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进行表面改性
虞鸣,刘泽鹏,刘莎,李万新,王自强,李林繁,李景烨
2023, 41(1): 16-23.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98
摘要:金属有机框架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亲水性的改变常通过改变其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类型来重新合成。本文利用辐射法将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在四氢吡喃水溶液中进行表面改性,大量的羟基被引入到表面,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表面亲水性,并在不改变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四氢吡喃的辐解产物通过共价键结合到材料的表面,X射线衍射谱证明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在辐照后仍然保留,比表面积从1 520 m
2
/g大幅增长至3 247 m
2
/g,水接触角从超疏水的156.7°降低至亲水的53.7°。结果表明:辐照下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与四氢吡喃的反应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本研究有望将辐射法应用于简单快速改性制备各种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
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MIL-101(Cr);四氢吡喃;辐解反应;表面改性
91
|
2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9057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辐射法制备环氧功能化聚乙烯-辛烯及在尼龙6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梁青如,季珎琰,董春雷,张帆,邢哲,安雅睿,吴国忠
2023, 41(1): 24-32.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107
摘要:利用
60
Co γ射线辐射接枝法制备环氧功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PGMA),并且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法制备添加POE-g-PGMA的尼龙6/聚乙烯-辛烯(PA6/POE)合金。研究了添加POE-g-PGMA对PA6/POE合金力学性能、热性能、表面形貌、界面相容性和吸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引发了GMA在POE上的接枝聚合反应,PA6/POE合金断面的SEM照片显示添加POE-g-PGMA后POE分散相粒径显著减小,表明POE-g-PGMA起到增容剂的作用;Molau试验的结果证实了POE-g-PGMA与PA6之间的增容反应;热分析表明,分散相POE及POE-g-PGMA的加入对PA6的熔融行为影响不大,但在降温结晶过程中结晶温度提前约18 °C,结晶度提升约为4.5%。此外,与未增容PA6/POE合金相比,增容PA6/POE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POE-g-PGMA添加量为3%时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值为纯PA6的2.75倍。
关键词:辐射接枝;环氧功能化;尼龙6;界面相容性;缺口冲击强度
87
|
2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2181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辐射接枝制备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TiO
2
光催化剂及其对Cr(VI)的吸附还原性能
王亚洋,王亦凡,张彬,杨小洁,李月生
2023, 41(1): 33-41.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69
摘要:以二氧化钛(TiO
2
)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单体,采用共辐射接枝法成功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TiO
2
(TiO
2
-g-PDMAEMA)吸附-光催化剂。同时探究了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对重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等表征手段,证实了电子束共辐射接枝法成功将DMAEMA单体接枝到TiO
2
表面。在吸收剂量为60 kGy、单体浓度为20%时,TiO
2
-g-PDMAEMA对10 mg/L Cr(VI)具有较佳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达10.75 mg/g。在可见光诱导下,吸收剂量为60 kGy、单体浓度为10%时,制备的TiO
2
-g-PDMAEMA具有最佳的吸附-光催化还原能力,对10 mg/L Cr(VI)的去除率达85.56%。该新型光催化剂上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可以满足去除水中Cr(VI)污染的要求。
关键词:二氧化钛;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辐射接枝;光催化;Cr(VI);吸附-光催化还原
58
|
2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89335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辐射法制备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及其性能
高杨,冯鑫鑫,李林繁,邢哲,李荣,吴国忠
2023, 41(1): 42-49.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112
摘要:本文以淀粉与丙烯酸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钴-60 γ射线共辐射法制得淀粉基超级吸水材料(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A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SAP进行化学结构表征。扫描电镜图显示,SAP颗粒表面含有大量中孔结构。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AP较原始淀粉样品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提升。吸收剂量、丙烯酸与淀粉的投料比显著影响SAP的吸水性能。通过筛选反应条件,SAP的吸水(去离子水)倍率可达到532 g/g(吸收剂量:20 kGy;交联剂:80 mg/L;淀粉与丙烯酸投料比:1/2)。将SAP负载硝酸钾和磷酸钠,结果表明,SAP能够高效释放负载的离子,磷酸根离子释放率为80%,钾离子为82%。
关键词:超级吸水材料;辐射接枝;淀粉;丙烯酸
86
|
2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2498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辐射生物学与医学
5G手机辐射对小鼠精子质量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薛一哲,张兆文,郭玲,来盼盼,林加金,秦佟洲,荆云涛,王星,周桂强,丁桂荣
2023, 41(1): 50-59.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62
摘要:为探讨5G手机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 radiation,RFR)对成年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24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暴露组(Sham)和4.9 GHz暴露组(4.9 GHz RFR),每组12只。暴露组小鼠接受功率密度50 W/m
2
、频率为4.9 GHz的RFR全身暴露,每天1 h,连续暴露21 d。暴露结束后,通过检测精子数量和畸形率评估精子质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干细胞因子(SCF)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GDNF和SCF以及血睾屏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水平。与Sham组相比,4.9 GHz组睾丸形态、精子数量和畸形率无显著改变;血清中FSH和LH含量无明显改变;睾丸内GDNF、SCF、ZO-1和Occludin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但是血清中T和GnRH含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4.9 GHz RFR对小鼠精子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可导致性激素水平紊乱。
关键词:手机射频辐射;小鼠;睾丸;精子;性激素
44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1160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实验动物体重差异引起的电磁剂量差异和不确定性
孙艺宸,杜丹,李静,林加金
2023, 41(1): 60-66.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115
摘要:本文开展了实验动物体重差异引起的生物电磁剂量差异及不确定性评估研究。利用生物电磁仿真软件和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了平面波激励下实验大鼠的电磁剂量仿真环境,研究频段为0.1~6 GHz。结果表明:在体重扰动条件下,实验大鼠的体重和全身平均比吸收率值呈线性关系;在共振频率点以下,线性关系为正相关;在共振频率点以上,线性关系为负相关;在1~6 GHz区域内,线性拟合的拟合度接近于1。对实验大鼠的剂量不确定性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种拟合计算评估法。结合实验设计案例,对拟合计算评估法的计算流程、计算量、评估准确度进行了对比研究,该评估方法具有准确率高、建模计算量小等特点。本研究对于生物电磁学实验设计及剂量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差异;不确定性;比吸收率;剂量;电磁辐射
28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3179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基于iCBCT图像的盆腔肿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相关研究
赵前锋,明鑫,刘波,唐春慧
2023, 41(1): 67-73.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90
摘要:为了探讨iCBCT图像用于盆腔肿瘤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本研究选取某院使用Halcyon加速器行放疗的病例30例,利用Eclipse 15.6计划系统重新设计容积旋转调强(VMAT)放疗计划,随后将首次治疗采集的摆位CBCT图像(iCBCT)与计划CT图像(pCT)进行配准,并将每例病例的VMAT计划(pCT计划)移植到iCBCT图像上,基于iCBCT图像标定的CT值-相对电子密度曲线重新进行剂量计算,生成新的治疗计划(iCBCT计划)。采用SPSS 26.0软件对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iCBCT计划和pCT的计划相比,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剂量学参数中D
2
、D
98
、D
mean
、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 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结果均较接近,差异平均值依次为0.71%、0.53%、0.97%、0.25%和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统计的危及器官中,左右股骨头、直肠和膀胱的D
mean
、D
5
、V
20
、V
30
和V
40
的差异平均值均较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平均值最大的参数为膀胱的D
mean
,差异值为1.71%。与pCT计划相比,iCBCT计划的Gamma通过率为1%/1 mm标准(88.1±1.1)%,2%/2 mm标准(97.8±1.2)%。两种计划的等中心点剂量与实测值相比差异平均值分别为0.98%和0.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大多数盆腔病例中,iCBCT图像用于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结果准确、可靠,准确性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关键词:迭代锥形束CT;剂量计算;盆腔肿瘤;容积旋转调强
28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0414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蕨麻多糖对
60
Co 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
吴代燕,冯洋洋,张琳梓,刘前虔,李杭雨,央尖珍玛,封海波
2023, 41(1): 74-82.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80
摘要:选取48只小白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2、3、4组为给药组,5组为照射组,6、7、8组为照射给药组,1~4组不照射,5~8组用5 Gy
60
Co γ射线照射,照后30~60 min,1、5组和2~4、6~8组分别灌胃5 d蒸馏水和蕨麻多糖,第6天处死小鼠,采集血液、肝脏、脾脏和股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蕨麻多糖可以使辐射小鼠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红细胞比积增大,使脾脏指数、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上升,促进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一定程度提升辐射小鼠的DNA系数。蕨麻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系统、抗氧化系统和骨髓细胞DNA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60
Co γ射线;蕨麻多糖;造血系统;抗氧化功能
51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2499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辐射技术的应用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枸杞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及其处理工艺
封面论文
李琬,龙海涛,许卫兵,薛华丽,曹文强,李昭弟,蒲陆梅
2023, 41(1): 83-93.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103
摘要:为促进枸杞种子的萌发,探究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CGDP)对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及最佳处理工艺。以枸杞种子为研究对象,考察在不同处理时间、电压及电解质条件下CGDP对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为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处理种子工艺,通过种皮形貌观察与接触角测定,初步探讨了CGDP对种皮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种子的最佳条件为处理时间15 min、电压550 V、电解质Na
2
SO
4
,种子萌发率最高时为95.56%;处理后种皮变得平整、纹理模糊,种子亲水性增强;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升。分析结果可知,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可通过改变种皮结构对枸杞种子的萌发及生长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枸杞;种子萌发;叶绿素含量
40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5829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γ 射线辐照及粒径对芦苇秸秆酶解发酵的影响
齐慧,陈亮,武小芬,刘安,王丹阳,张勇,邓明,王克勤
2023, 41(1): 10402.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057
摘要:以经过不同吸收剂量(0⁓500 k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机械粉碎后过筛,研究吸收剂量、过筛孔径对其粒径分布、粉碎能耗、主要组分含量、纤维素酶解转化率、纤维素乙醇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过筛孔径的减小,所获得的芦苇秸秆样品质量显著减少,且与吸收剂量负相关;芦苇的粉碎能耗随吸收剂量的升高而降低,获得相同质量的过筛样品,粉碎能耗又随过筛孔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相同吸收剂量处理的芦苇秸秆,其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和纤维素乙醇转化率均随过筛孔径的减小而增大,其中吸收剂量为分别0 kGy、206 kGy、404 kGy,粒径范围在r˂0.180 mm的芦苇秸秆样品其纤维素酶解转化率较r˂0.850 mm样品分别提高129.20%、85.98%、106.63%,纤维素乙醇转化率分别提高136.04%、21.75%、4.39%。综合比较粉碎能耗与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和纤维素乙醇转化率的增加比率,最终确定未辐照(0 kGy)芦苇秸秆样品的最佳过筛孔径为0.850 mm;吸收剂量为206 kGy、404 kGy的芦苇秸秆样品最佳过筛孔径为0.425 mm。
关键词:芦苇;γ射线辐照;粒径;酶解;发酵
49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9500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研究热点
辐射/光引发二氧化碳自由基配位实现低碳高效金属铜抗氧化技术
黄博能,姜志文,马骏
2023, 41(1): 105-108. DOI: 10.11889/j.1000-3436.2022-0135
摘要:金属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传统工业生产领域,并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纯铜材料极易被氧化,应用过程中的各种腐蚀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性能降低和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报道了一种通过多种辐射/光引发(紫外、可见光、电子束和高能γ射线)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
2
•-
)与金属铜表面进行配位,构筑钝化层来制备抗氧化铜材料的低碳高效新思路。该新型防腐技术可以在保持铜导电导热性的同时,赋予其在多种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区别于传统防腐技术,该技术无需高温高压,并大大降低电能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该技术可以利用自然光处理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铜材料,并可利用工业电子束实现快速、大规模的抗氧化铜制备。
关键词:金属铜;光诱导;抗氧化技术;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
62
|
2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3672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